从纪实文学《梁家河》中, 我们应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发布时间:2018-07-17 17:33:33
纪实文学《梁家河》字数不多,语言朴实,读起来如同和一位老农拉家常。书中记载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到1975年10月间,在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下乡七年的知青岁月里,和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呼吸共命运,用一颗真诚的心和一双奋斗的手让全村的落后面貌得到大变样的奋斗历程。习总书记说:“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他还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那么,对于我们华旗公司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应从《梁家河》这本书中汲取哪些精神营养呢?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梁家河精神,用以促进我们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实干精神不可丢。从《梁家河》书中,我们看到,一群从北京大城市来的知青,细皮嫩肉的,从来没受过啥苦,却要在偏僻的穷山沟里住着土窑洞,睡着大通铺,喝着渗井水,吃着没任何油水的枣掺玉米粉……更要命的是还要过“跳蚤”、“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心中忍受的煎熬可想而知。然而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正是这一个个的艰难困苦,炼就了习近平同志百折不挠的心志,也激发了他改变梁家河落后面貌的决心和信心。为了提高了面粉的质量,习近平用公社奖励给他的三轮摩托车换来钢磨来磨面。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他冒着风险力排众议带领大家修淤地坝增加耕地面积。无论是建沼气池还是办代销店、铁业社、缝纫社,他都是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一心只为解决梁家河群众最迫切的生活需要。我们华旗公司是由老一辈创业者,勇于发扬实干精神而创立的,有了它,才有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才有了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才有了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干劲。因此,这种精神就是全体华旗人最宝贵的优良传统,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只有这样,我们华旗公司才能有望最终发展为“百年老店”。
二、敢为人先方可赢。陕北,这片古老的黄土高塬,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代表着贫瘠和落后。一辈又一辈的人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在习近平同志到梁家河插队之前,这个小村子也是沿袭着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什么不能变呢?因为那个时候的政策不允许,群众的思想也很保守。然而习近平来了,他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他为大家带来了新思想。为了增加群众的收入,他倡导大家办起了铁业社,免费给社员修理农具,额外铸造的农具卖给县里的农副产品公司,增加集体收入。办起了代销店,不挣大家一分钱,只是为了让大家少跑冤枉路。要知道在当时全国批判资本主义,不允许随便搞活经济的背景下,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承担巨大的压力。当然,习近平同志完全也可以象很多插队知青一样,跟着全体社员听从生产队安排,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共产党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鼓舞着他,为老百姓谋福利不计个人得失的坚定信念激励着他,使他无法碌碌无为。对于我们华旗公司而言,要实现公司上市目标,就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状态,要每日通过“三省吾身”来清醒头脑,要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敢创敢试,敢为人先,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
三、增强本领很重要。从《梁家河》一书中,我们看到,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谋划的几件大事都遵循了这样几条原则:一是符合当地实际条件。因为梁家河离县城比较远,交通不方便,创办铁业社、代销店等可以方便群众,加之有剩余劳动力,创办一些集体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二是符合科学技术要求。不论是修建沼气池还是淤地坝,他都多次考察学习,请教专家,多方论证,因此安全又有实效。三是符合老百姓的心愿,修建深水井,修建沼气池,把石磨换成钢磨,无一不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是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活难题。因此,对我们来说,光有工作的热情还远远不够,还要有出效益、出成果的过硬技术和本领。
四、不忘初心最可贵。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工作生活了七年,这期间他在这里受到磨炼,汲取了营养,也为这里奉献了青春和力量。离开梁家河以后,他还多次写信问候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们;他身居高位,百忙之中还要抽时间回来看望大家;对那些穷亲戚们倾力相助,对梁家河的发展时时关心。他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常言道:“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只有不忘根本,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才能牢记自己的理想信念。《华严经》中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意思是只有不忘记自己最初的想法,才能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因此,我们无论在工作中面对外界怎样的诱惑和挑战,都要始终坚持做好自己,一如既往,不忘初心!